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對研究的定義是“研究是多層面的活動,包括觀察;提出問題;通過閱覽書籍和其他信息資源發現什么是已經知道的結論,制定調查研究計劃;根據實驗證據對已有的結論作出評價;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釋數據;提出解答、解釋和預測;以及交流結果。研究要求確定假設,進行批判的和邏輯的思考,并且考慮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釋?!盵1]在該定義中,研究是指積極的學習過程,即“學生自己做的事,而不是為他們做的事(somethingthat students do,not some-thingthat is done to them)”.由此可見,研究既是學習的過程又是學習的目的,研究生教育應該力圖讓學生在掌握內容的同時,實施、理解和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提高科研創新能力。
2005年4月1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高等院校研究生外語教學研究會年會,大會根據會長何蓮珍教授就《研究生英語教學基本要求》研制過程中所提出的研究生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達成共識:一是研究生英語教學基本要求宜粗不宜細,應該給各校以較大的自由度。二是應該明確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定位,即培養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并加強研究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三是在教學中應強調以學習者為主體,強調個性化教學。四是各校應建立起符合本校情況的科學的評估體系,并把過程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結合起來。[2]會議還明確指出,“研究生的英語教學一定要‘以需為本’”,“應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提高研究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要提高研究生在本專業和相關專業領域的口語和文字交流能力?!盵2]研究生階段應該將英語教學向專業英語延伸,將語言學習和專業課程背景或內容相結合,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過程中,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有必要將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目標與其專業背景有機結合起來,有的放矢,增強英語課程的實用性。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指導研究生參與英語課堂活動設計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既可以充分調動研究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能引導其結合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研究性學習。
一、選取實驗班和實驗小組,擬定選題
結合研究生的不同專業背景,首先確立幾個實驗班,所選實驗班學生的專業應該相近或相同。原則上,不宜選取專業種類太多的班級作為實驗班級。如果班級過大,各專業內容差距太大或種類太多,各組在對課程內容做最后陳述的時候會影響其它組的理解。如果所選班級專業相近或相關,那么各實驗小組在陳述時,不會給其它組造成嚴重的理解障礙,也方便其它組對其陳述方式和內容進行評價和提出建議。每個實驗班按照人數大致分為5-8組,可由學生自由組合,也可在教師指導下組合。各組學生或是專業相近,或有共同愛好與話題。與專業相關話題或分組應優先考慮。
各實驗班按組別上報選題,每組可報幾個選題,最后由教師為每組選定1個主題。與專業相關的選題應優先考慮,因為學生對專業話題比較熟悉,方便其開展活動,也有利于研究生加強專業素養,提高其對專業英語文獻的理解和運用。各小組可以選取本專業一些經典 著作進行介紹或評論。如文科組可以針對莎士比亞的一些經典著作進行設計,理工科可以圍繞與專業相關的一些國際性權威雜志內容或前言話題展開??晒┻x擇的陳述方式有文獻綜述、文獻翻譯、中英術語比較、國際交流英語等。最后,學生應結合多媒體靈活采用講授方式,鼓勵其勇于打破常規,敢于創新。
二、加強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第一,獨立性(independence)。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起指導和引導作用。提出問題、查閱資料、設計課程方案、內容陳述報告等都是以學生為主導。尤其在收集資料時,與主題相關的信息可能浩如煙海,如何取舍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很好考驗。
第二,探究性(investigation)。研究性學習不僅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還致力于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發現的能力,強調創新思維方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3]教師應指導學生在收集研究資料時,深入所選課題內容,不能淺嘗輒止,流于表面。如在分析莎士比亞戲劇時,不能僅僅介紹故事內容或情節,而要多角度地搜索和了解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