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鹽堿地的概念及特點
鹽堿地指的是含有大量鹽堿土壤的統稱,我國目前約有 3. 5 ×107h㎡的鹽堿地,相當于耕地面積的 1/3,分布在全國各地 100 多個城市。
鹽堿土壤通氣性差、容重高,其具體危害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①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營養和生長。鹽堿地土壤中鈉離子的競爭會影響到植物對鉀、磷等元素的吸收,進而不利于植物的生長。②鹽堿性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鹽分,提高了土壤的滲透壓,植物在這類土壤中不能吸收到足夠的水分,進而引起生理性干旱,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水分外滲,進而引發枯萎、死亡等病癥。③鹽堿性土壤中高濃度的鹽類會影響到植物氣孔的關閉,進而阻礙了植物細胞內淀粉的形成,細胞不能關閉,最終植物出現干旱、枯萎等病癥。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土壤環境和植物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們之間是彼此影響的關系。鹽堿土壤的上述特性使得這些面積廣大的灘涂地區不能適合一般植物的生長,而要想對此類鹽堿土壤進行改良,恰恰也需要那些適合在鹽堿地區生長的園林植物。通過園林綠化來改良鹽堿地的方法,是一種綜合性的鹽堿地改良措施,它將傳統的物理、化學等改良方式中的優點結合了起來,進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鹽堿地土壤改良方法,可以起到顯著降低鹽堿地土壤中含鹽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效果,對于城市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 鹽堿地園林綠化植物的栽培及管理
2. 1 遵循合理的配置原則
與一般的綠地不同,鹽堿地區園林植物的配置受到土壤環境影響較大,必須滿足環境功能的需求。在灘涂鹽堿地區中,園林植物的配置主要應起到改良土壤性質的作用。例如,在重鹽堿土壤中種植專性鹽生植物,通過這些園林植物的聚鹽作用可以有效吸收鹽堿地中的鹽分,從而降低土壤中的含鹽量。又如,利用泌鹽植物可以將鹽分通過植物莖葉泌腺排出體外或分泌貯鹽細胞中,起到土壤脫鹽的作用??傊?,鹽堿地可以通過引進不同品種的耐鹽植物,在鹽堿地區構建起防護林和生態林,并且興建灘涂草坪和創建公園綠地等。在滿足生態環境功能的基礎上取得調節小氣候、改善空氣質量、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態效益。
2. 2 根據具體環境選擇樹種
在灘涂鹽堿地區植樹綠化,除了應選擇耐鹽堿的樹種之外還應當考慮樹種是否能適應當地的生長環境,而且假如是鹽堿地區地下水位較高時,還需要注意到栽種植物的耐水性。根據過去的實踐經驗來看,不同科屬的植物其耐鹽堿性都有著很大的區別,像檉柳科檉柳屬的檉柳都有著很強的耐鹽特性,如??频纳?、無花果、構樹等樹種; 豆科的槐屬、刺槐屬、決明屬、銀合歡屬、合歡屬等植物同樣有著不同程度的耐鹽特性。
2. 3 起苗和移植
樹種在起苗時應盡可能地保留根系的完整性,帶土移植,并保留大土球,避免損傷根系統。對于地上部分應保持重修剪,使地上、地下的水代謝平衡。對于新栽植的樹種應部分或全部換填客土,從而改善土壤的性質,并且在栽植時根據不同植物對于鹽堿的抵抗能力盡可能地擴大樹坑。如果需要換填的土方較多時,可以在栽種前先用泅水的辦法來提高土壤中的水分,但需要防止土壤在種植后因沉降的問題導致播種深度不均勻的問題。另外,新栽植的植物可適當提高土壤,這樣可以讓土層部分厚實,降低地下水位,從而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通常,在栽種灌木、喬木時可抬高 200mm 左右的高度,種植草坪時則可適當抬高 100mm 左右的高度,至少要保證樹坑和栽植區的高度不能低于原地面的土壤高度,以避免出現積水和返鹽的現象。
2. 4 適時移栽
樹種的移栽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因為不同的品種其萌芽期是不一樣的。以華北為例,通常樹木的種植時間以春季的 3 月上旬到 4 月上旬為適宜。另外,在鹽堿地區可考慮秋季栽植的方法。秋季栽植時鹽堿地土壤脫鹽之后其含鹽量要比春季低很多,而且水分條件也比春季時期好,植物栽植后土壤會立即封凍,不容易出現春季時期的返鹽現象。而且秋季土地的溫度要比春季高,植物栽植后容易發新根,到了次年早春時節根系發育之后便可以提高樹木的成活率。
3 園林植物后期的養護管理
園林綠化工程要遵循"三分栽,七分管"的原則,尤其是對于鹽堿地區的園林植物來講,更應當有著比普通綠地更高標準的養護管理。
(1) 科學澆灌。澆水次數適當,不能太過于頻繁,且每次澆水務必要澆透,新栽種的植物 3 次澆水過后要進行樹池的封堰,這樣既能保水又能防止返鹽返堿。
(2) 定期翻耕。植物栽植過后可做定期的翻耕,以此來打破土壤中粘土板的結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的孔隙度,降低鹽堿土壤容重,使得土壤深層的養分得到盡可能地釋放。尤其是雨后或者澆灌后,應做及時的中耕松土處理,截斷毛細,避免地表水分因強烈蒸發而出現的土表鹽份積聚現象。
(3) 合理施肥。新栽植的綠化園林在養護過程中,應施加足夠的有機肥料,改善鹽堿地的土壤結構。同時,施加的有機肥在腐爛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酸性物質,來中和鹽堿地中多余的鹽分,從而促進植物根系的生長。通常,有機肥的施肥量應控制在 45000kg. hm- 2左右,每年至少施加一次。在某些有利的條件地段,還可以通過種植綠肥的形式來提高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同樣可以起到疏松土壤、促進鹽堿土壤中微生物活動的效果。另外,鹽堿地區園林植物還需要施加一定量的礦物性化肥,以補充鹽堿土壤中的氮、磷、鉀、鐵、鈣等元素,同樣可以有效地改善鹽堿土壤。
(4) 樹木的綁扎與支撐。新栽植的植物為了輔助其生長,通常需要進行適當的綁扎和支撐。例如,直徑在 3cm 以上的喬木可在樹干上纏繞草繩,同時定期對草繩灑水保持潮濕,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樹皮的蒸騰作用,維持樹木內部水分的平衡。在沿海地區,由于風力較大,栽植樹木之后一般都要用三角架來支撐、加固,待樹木根系恢復后,方可撤除(通常要 2 -3 年) .如果是綠化苗木,則可以適當予以修剪,減小風阻促進生長,防止樹木倒伏。
4 結語
總而言之,近年來通過種植園林綠化來改造灘涂鹽堿地區土壤質量的方式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生態保護手段。而且隨著我國園林植物栽培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在不久的將來必然還會出現更多的通過園林綠化來改造鹽堿地的新技術和新途徑。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首先需要我們對鹽堿地的土壤特性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同時了解不同品種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移栽要求,從而為我國灘涂鹽堿地區的綠化工程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海玲。 柳州市居住區綠地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現狀分析及建議[J]. 安徽農業科學,2012(18) : 60.